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而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沿江9省2市“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战略高度,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刚教授一直以来都在密切关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工作,并与他的团队连续两年发布“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根据两年的研究报告显示,长江沿线110个城市,无论是在经济协同发展能力,还是在科创协同发展能力、交流服务能力等方面,上海都稳居“龙头”地位,但生态保护领域却略显不足。


曾刚团队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
“长江流域是世界上人口和城镇数量最多、产业体系最为完整的流域,长江经济带涉及人口和产值均超过全国的40%。但是,长江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曾刚说,长江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长江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已达1.7亿吨,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超过250种;生态环境高风险园区沿江集聚分布,80%的园区在距长江10公里以内地区布局,对长江水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长江流域69%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再者,近年来湿地退化严重,相较于上世纪50年代,长江中游70%的湿地已经消失,洞庭湖水域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35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2650平方公里,枯水期水域面积甚至不足500平方公里。作为长江“汇”的长江口,其水质好坏更是直接反映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
曾刚认为,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复杂。从发展阶段方面看,长江经济带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无论是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还是从地方税收来源、就业结构来看,长江经济带整体上仍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长江中下游沿江的重化工业带造成的带状污染带屡见报端;从协同发展角度看,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不可否认的是,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开展了大量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不统一、工作步调不协调的‘碎片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效果欠佳的问题。”曾刚说。因此,有必要从宏观整体、长远战略的高度,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
曾刚认为,实现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应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源、流、汇”三个方面共同推进,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实行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度。尤其要强化长江经济带9省2市联防联控和区域共治,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合力推进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同时,发挥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建立跨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为此,曾刚团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想,比如启动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跨界共享试点,推动联合国框架下的绿色技术共享机制建设;建立长江流域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之间的协作网络,将绿色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启动长江环保信息库建设,推动科学决策和环保信息的开发利用。作为长江口的上海,更是应该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
早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自贸区考察时曾经指出,上海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龙头”舞起来,“龙身”才能摆起来,带动长江经济带加速发展。
历史上,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远东经济中心,离不开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因此,上海更是有责任和义务在当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引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
位于长江口的崇明,也提出了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强调,崇明生态岛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崇明岛的层面上看问题,也不能只停留在上海市的层面上想问题,而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崇明生态岛建设要为长三角、为国家、为世界作出什么贡献。崇明生态岛建设应当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体现生态岛建设的“中国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崇明区委书记马乐声认为,上海举全市之力支持生态岛建设,这是崇明的优势,也是崇明的底气。这也体现出上海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下的决心。
近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长杨雄出席。会上提出,要加大联防联治力度,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健全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跨界断面和重点断面水质监测和考核,协调推进太湖流域联保共治和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设,推动长江口、杭州湾污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