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市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课题研究团队专程赴苏州工业园区调研。研究团队由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永岳教授带领,商学院崔裴副教授、城市发展研究院张传勇、宋艳姣、张海娜等老师同行。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主任徽辉、科技招商中心创新合作处王昀副处长和郑翌博士等园区负责人参加。
期间,调研团队先后实地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规划馆、园区邻里中心示范点、园区纳米技术产业生态圈、独墅湖创新区等,针对园区管委会行政职能、园区投资主体、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联合规划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园区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江苏省第一位。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19亿元、新兴产业产值2330亿元,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8.5%和58.7%。2014全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3亿元、200亿元和192.8亿元,分别增长23%、48%和31.3%,园区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重点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聚焦科技自主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不断提升;其国际化的规划理念、项目的成功引进和跟踪服务、高效的管理体制等,使得园区具有高度竞争力,有许多成功经验等值得借鉴。目前,国内园区面临着由生产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的转变,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关键。研究团队和园区相关领导针对“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主题举行了课题研讨会。与会的园区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等方面提出了设想,研究团队针对苏州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模式、园区三大龙头产业运营机制、园区招商模式演变以及园区人才引进机制等五大方面与园区领导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本次调研基于城市发展研究院产业园区研究中心“上海市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课题,是城市发展研究院积极探索上海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新路径、对接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的重要探索。

(宋艳姣、张海娜)